因地制宜小制作 医护人员变“发明家”
商报消息(融媒体记者 段佳贤 通讯员张磊 曹岚 张丽娜)自制矿泉水瓶尿壶、营养吊牌、“袜套”约束带……2月20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武汉国家医疗队获悉,通过“因地制宜”的小手工制作,来解决医护联合查房中发现的问题,武汉协和西院湘雅病房中的白衣天使变身“发明家”。
矿泉水瓶尿壶,降低氧耗维持血氧稳定
2月16日上午,湘雅病房的呼吸内科主任潘频华教授、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教授为病危患者李先生(化名)查房时发现,他的病情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大,每天均有一些时间段存在明显低氧,之后好转又反复出现。
原来,李先生有严重的低氧血症,需要接受持续心电监护和高流量治疗给氧。虽然医生嘱咐要用尿壶在床旁解决小便,不允许下床活动,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尿壶一直缺货,而李先生又强烈反对插尿管,要求自己解小便。
这让张丽娜主任左右为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治疗理念得到落实?查房后,曹岚科护士长、邓桂元护士长、彭小贝护士长讨论提议了一个很好的想法“自制临时尿壶”。简单的矿泉水瓶,剪下瓶口,稍作设计,画上刻度,就制作完成了。用上了这个临时尿壶后,李先生可以在床上自解小便,降低了氧耗,血氧饱和度也持续处于稳定状态,病情正在稳步好转中。
“目前,该尿壶在整个病房都已经推广应用,小小的手工制作,治疗效果得到改善。其实,这更得益于我们沿用的湘雅医院医护联合查房制度。”张丽娜主任表示。
肠内营养吊牌,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
“陈奶奶,您早餐怎么只吃了这么一点呀?”2月17日,湘雅病房的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张磊进入隔离病房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和督导时发现,患者陈奶奶(化名)只吃了一点点稀饭和牛奶,馒头都没动。经检查,张磊护士长发现陈奶奶存在明显的吞咽功能障碍并向值班医生建议改成胃管鼻饲肠内营养补充每日热卡。
当日下午,重症医学科刘志勇副教授带着从其他病房借来的胃管来了,快速完成了胃管置入。
第2天清晨,曹岚科护士长在护理查房时发现,陈奶奶的肠内营养和静脉输液的治疗挂在一个输液架上,并无任何提醒分开标识,这让她一下心理就紧绷起来。
她立即与协和西院程小翠护士长进行沟通,两位护士长通力合作,她们用自制肠内营养吊牌,把肠内营养和静脉治疗分开。
而自制吊牌挂在每一位病友的肠内营养的输液架上,非常醒目,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风险。
“袜套”约束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
2月18日,重症医学曹岚科护士长在对上了有创呼吸机的刘先生(化名)查房时发现,患者的约束没有做到位。
“如果在镇静镇痛没有做到位的前提下,病友很容易发生约束带崩脱,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导致患者无法维持正常供氧和呼吸,这是极其危险的。”曹岚科护士长说。然而,由于重症病房是临时改造的,约束用具非常缺乏。
如何就地取材解决约束问题?曹岚科护士长自制了一个新型的约束用具。她往袜子里塞进一个纸板,让患者的手掌朝下套入袜子中,再对其手腕进行约束。这一创新,大大降低了患者因约束不当而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
为了让这一新型约束用具更好地应用到每一位需要约束的病友身上,曹岚科护士长还特意制作了教学视频。
“从湘雅病房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坚持沿用湘雅医院的三级查房制度、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制度、重症医学科医生和护士长联合查房核心制度,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而针对医疗护理耗材的缺少对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管理带来的难题,我们凝聚集体智慧,就地取材,创造各种小小的手工制作,做好每一位危重症新冠肺炎的管理。”张丽娜主任表示。